各专班成员单位,各建设工地: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国内多省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任务繁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从严从实、科学精准做好“五一”劳动节假期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保障建设工地有序安全施工,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参建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管控
严格按照“两限制两倡导”要求,落实五一期间人员管控。倡导参建人员留莞过节休假,非必要不跨省出行。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确有必要离莞的,应做好行程规划,提前了解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动态变化及目的地疫情形势,做好个人防护错峰出行。参建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个人防控四要”,即口罩要戴、社交距离要留、个人卫生要做、新冠疫苗要种。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群聚集和密闭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都要自觉佩戴口罩,并且注意保持手卫生。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聚集、不出行。
二、加强市外来(返)莞人员管理
(一)落实市外来(返)莞人员管理。市外来(返)莞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抵莞后24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对从省外来(返)莞人员实施14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核酸检测3天2检(至少间隔24小时),原则上“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聚集、不聚餐,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从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地市(县、区)、近14天内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区或有明显社区传播风险且对我市输入风险高的涉疫地区来(返)莞人员,严格按照上级和市疾控部门要求分类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健康管理措施。各成员单位要每日开展重点地区来(返)莞人员排查,特别是有广州白云区旅居史人员,及时督促参建单位落实相关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确保排查管控到位。
(二)加强货车司乘人员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司乘人员管控措施。司机、副驾人员、搬运工人等随车人员,必须进行进入登记,体温监测,扫“场所码”并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为黄码、红码,或未持核酸采样检测凭证及相应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不得进入工地,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信息登记,并将黄码、红码人员向属地社区报告,按照社区要求落实人员管控。二是加强重点地区来(返)莞货车管理。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及省外来(返)莞货车司机,须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健康码“绿码”方可来莞,来(返)莞前应落实报备制度。司乘人员不得与工地人员有直接接触,货车离开工地后,要立即组织消杀。
三、加强工地现场管控
(一)加强工地人员管控。各建设工地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设专人值守,设置门禁,每个出入口都必须设置“场所码”,严格按测温、戴口罩、扫码(亮码)、行程核查等要求。外来人员非必要不进入工地,如确需进入,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落实参建人员进出工地登记制度,详细记录离开时间、前往地点、进入工地时间、健康码等信息,加强台账管理。严格落实人员统一集中居住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参建人员暴露于社会面的风险。
(二)落实参建人员“两天一检”。各成员单位,各参建单位应加强与镇街疫情防控指挥部、核酸检测机构沟通协调,优化核酸检测安排,采取上门服务与就近设点相结合方式,着实解决工人检测不便等问题,实现全体参建人员核酸“两天一检”。
(三)加强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建设工地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如确需举办50人以上活动的,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请防疫部门审批。活动期间严格落实“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等要求。
四、强化组织领导
(一)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转。要清醒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统筹做好假期疫情防控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参建单位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到组织不变、人员在岗、管理运行及时,指挥高度高效。
(二)加强督促检查。各参建单位应每天对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落实整改。各成员单位要组织督查组对本行业建设工地开展日常巡查、抽查,及时排查工地问题隐患及风险点,督促参建单位落实闭环整改。对检查发现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力的,要予以通报,以案示警,举一反三。
东莞市建设工地疫情防控
工作专班(代章)
2022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