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基础性工作。2025年4月28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市第二人民法院、沙田镇人民政府、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在沙田法庭举办物业纠纷多元解纷研讨会暨“幸福港湾”大讲堂(第二期)普法活动,全市各镇街房管所代表、物业企业、调解骨干等百余人参与,共商物业治理新路径,强化基层法治保障。
多元解纷机制成效凸显
沙田镇“幸福港湾”诉源治理中心是全国首个专为小区纠纷而设的诉源治理中心,努力化解发生在小区居民之间的各类纠纷。2024年11月开始,市物业协会派驻专职调解员驻庭办公,成果丰硕。截至目前,累计共受理小区纠纷507件,调解物业纠纷277件,成功调解超100件,履行金额逾70万元。该模式以“法院指导+行业调解+基层参与”为核心,实现矛盾“前端预防、中端化解、后端稳控”全链条治理,为物业纠纷解决提供高效、专业的新路径,为推动专业化调解服务向全市小区延伸,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多方共议小区治理难题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群众的“问题清单”实质就是治理主体的“责任清单”。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人员围绕“调解资源整合”“纠纷预防机制”等议题深入探讨。各方一致认为,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是激活治理效能的核心路径,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这一方法论;另一方面,基层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多元主体共谱的“交响乐”,下来将继续通过“部门联动+行业自治+法治保障”协同机制,破解物业纠纷化解难点,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现场解读东莞物业条例
在普法活动环节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物业租赁科科长曾瑞琼结合典型案例,从物业企业权责、公共收益管理、纠纷调解程序等方面对《东莞市物业管理条例》进行深度解读,重点阐释条例对业主权益保障、物业服务规范的新要求。近60名基层调解骨干和物业代表现场“充电”,进一步明晰法规适用要点,为日常纠纷处理提供实操指引,助力物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随着居民对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好房子”要有“好服务”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下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按国家和省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加强物业管理 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大力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促进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多元主体为依托,形成治理合力,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