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围绕高品质建设“好房子”提出建造标准。推动“好房子”建设是加快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倡导全装修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建质〔2008〕133号)要求“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提出“推进建筑全装修”,“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广“全装修”源头防范化解住宅装修质量问题,是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具体体现,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美好生活需求。
近年来,部分建设单位装修质量管控不严格、全装修成品住宅销售不规范,存在货不对板、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等侵害住房消费群众利益的问题,因装修质量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加。
为加快我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进一步加强新建住宅全装修工程全流程监管,源头防范化解住宅因装修质量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全面提升新建住宅全装修品质,鼓励新建住宅项目户内实行全装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制定了《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新建住宅全装修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二、制定依据
《通知》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住宅项目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
三、主要内容
(一)明确新建住宅全装修定义
依照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我市新建全装修住宅进行合理界定,即:在新建住宅交付使用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二)强调工程主体责任
全装修住宅建设周期较长,工程质量受产品质量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较大,需要工程参建各方即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通力协作,共同保障工程质量。《通知》强调建设单位是实施全装修第一责任主体,应履行全装修质量首要责任并实施全过程管理,设计单位应履行全装修设计质量责任,施工单位应履行全装修施工质量主体责任,监理单位应履行全装修施工质量监理责任。
(三)加强全装修建设管理
从工程发包、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保修等环节细化管理要求,强化新建住宅全装修全过程建设管理。一是规范工程发包行为,应依法将装饰装修工程纳入施工总承包范围,不得另行单独发包。二是强化工程设计管理,要落实住宅隔声、防串味、防水、防火等标准规定,对容易出现渗漏、开裂等常见质量问题的部位加强精细化设计管理。三是鼓励全装修“样板先行”。鼓励建设单位提供“菜单式”全装修模式,项目设置样板间的,实施工艺、材料样板和装修实体样板示范制度。四是强化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对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进场检验管理。五是加强检测(检验)管控,按照检验批划分编制项目检测(检验)方案,并落实取样送检、现场检测。六是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推行工业化施工方式,鼓励使用装修部品,淘汰落后施工工艺,在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强化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及抽检。七是鼓励第三方参与监管,鼓励投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鼓励开展购房人“预看房”活动,及时解决购房人反映的质量问题。八是落实分户验收管理。强化隔声、防串味、防水、防漏电等实体性能检查检测,按户出具《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九是加强交付保修管理。建设单位在交付前配合查验房屋,在交付时提供《广东省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广东省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等文件,在交付后健全质量保修、回访、投诉处理等售后服务措施。
(四)规范全装修住宅销售管理
一是完善销售合同内容。销售合同应明确装饰装修及设备标准承诺,鼓励参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约定不符合标准的处理方式、主要装修建材和设施设备信息、装修工程保修范围、期限和责任、质量担保和纠纷解决途径等。二是加强预售管理。在申领预售许可证时,要求在销售方案中明确全装修实施计划等内容;在全装修住宅销售时,鼓励在销售场所公示所售住宅中使用的装饰装修等主要材料的信息。
(五)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新建住宅全装修工程的监督检查,加强信用管理和市场现场联动,对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曝光,依法采取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处理措施,依法依规强化信用惩戒。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9月12日
政策原文:https://zjj.dg.gov.cn/gkmlpt/content/4/4433/post_4433891.html#784
一图读懂:https://zjj.dg.gov.cn/zjj/tpxw/content/post_443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