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转来《关于召开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建设2016年度工作计划会议与报送工作计划的通知》收悉。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就2016年建筑绿色化工作提出以下计划。
2016年是我市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关键之年,我局将继续保持和借鉴前两年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做好建筑绿色化和发展绿色建材等工作,完成2016年建筑绿色化工作任务,实现年节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目标。
一、新建节能建筑
在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方面,我局从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现场管理到工程竣工验收、商品住宅销售实施全面的监管,有效地保障了新建建筑节能措施的落实。我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均要求达到100%。2016年计划新增节能建筑1000万平方米,实现年节能4万吨标准煤。
二、规模化推广绿色建筑
贯彻落实市政府《东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东莞生态园区落实绿色生态城(园)区试点建设,松山湖高新区落实大学创新城、台湾高科技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6年推动不少于200万平方米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上半年完成不少于50万平方米,至年底前累计完成不少于200万平方米,实现年节能1.5万吨标准煤。
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示范
在有稳定生活热水需求并满足安装条件的医院、学校、宾馆、酒店、工厂宿舍等建筑中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空气能、水源热泵等热水系统;鼓励有稳定生活热水需求的既有建筑实施太阳能、空气能、水源热泵等热水系统改造。2016年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其中上半年完成不少于20万平方米,至年底累计完成不少于50万平方米,实现年节能1.5万吨标准煤。
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按照我局与各镇街(园区)规划建设办(局)签订的责任书要求,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2016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上半年完成不少于20万平方米,至年底累计完成不少于50万平方米,实现年节能0.4万吨标准煤。
五、建筑能耗监测云平台中心建设
按照我局与各镇街(园区)规划建设办(局)签订的责任书要求,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好能耗监测项目任务。至2015年底已累计落实将96栋公共建筑纳入到市建筑能耗监测云平台中心,其中19栋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监测项目正在施工。2016年除完成累计将100栋公共建筑纳入云平台的目标外,研究如何用好能耗监测数据,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为建筑的用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大数据支撑。
六、建设地区性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基地
正在将市地震局1楼建设为地区性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基地,计划2016年3月底完成项目施工单位采购,7月底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力争9月底投入使用。
七、建筑工业化基地及示范项目建设
依托松山湖东莞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现有基础,建设东莞市建筑工业化基地,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2016年将全面启动建筑工业化工作,试点先行,主要工作有:一是起草并发布《东莞市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实施范围及工作措施;二是推动建设“东莞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位于中堂镇槎滘村,用地面积约1150亩,初步确定由东莞万科公司牵头,联合其它有意向的公司,用3-5年时间共同将该项目打造为国家级和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区。
八、推广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大力推广使用粉煤灰、建筑余土、脱硫石膏、石粉、河道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绿色建材,推广绿色建材产品标识制度。对符合“广东省新墙材目录”的新墙材生产企业进行认定,要求我市新建建筑项目使用经认定企业生产的新墙材。2016年度内认定新墙材企业50家以上,实现年生产能力1000万立方米以上,实际产量500万立方米以上,消纳固体废弃物200万吨以上,可实现年节能20万吨标准煤。
除完成建筑绿色化工作任务外,我局将继续加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力开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稳步发展。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6年1月25日
(联系人:郝先成,联系电话:2267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