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东莞召开市政府“一号文”实施暨营商环境建设专项督导会,对我市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攻坚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正式印发《东莞市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全市各部门、各镇街(园区)提出了任务要求,明确要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方案要求,我市下来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化水平。一是进一步精简环节、优化流程。对标全国先进,最大限度实行并联、并行审批,全面落实承诺制审批,试行容缺受理,力争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30个工作日以内。二是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实行“一门、一网、一窗”办理,逐步推行工程项目审批事项全城通办;扎实推动政务服务“四免”工作,大力推广电子证照应用,推动“一个编码”贯穿项目建设全流程,实现审批信息和申报材料的共享复用;组建代办服务团队,为建设单位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三是降成本。推行区域评估、联合测绘、数字化联合审图,降低建设成本,加快项目推进。四是优化用能报装。深入推进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有线广播电视报装接入改革,将其纳入行政审批管理体系、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以及网上“一键装”服务;实施电水气外线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按照“一套材料、网上受理”的模式5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并对低压(220伏/380伏)电力外线工程实行免审批,网上受理成功则视为完成备案,无需审批即可开工。
在全面推进上述改革措施的基础上,东莞市住建局在审批信息和申报材料的共享复用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2015年建成了工程项目信息共享复用平台,在住建系统内部率先实现了工程项目审批信息和申报材料的共享复用。该平台为每个项目建立唯一的项目档案,并与业务系统关联,自动归集审批业务生成的审批信息,供后续审批环节调用,对其他部门出具、暂未能形成电子证照的书面证照,则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扫描上传并归集到项目档案中,供后续环节反复调用。通过该平台,大幅减少了工程项目审批的书面资料数量,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资料核验工作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截至目前,该平台共为3250个项目豁免24.23万份书面材料,平均每个项目豁免75份。今年以来,东莞市住建局将信息共享复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全市。一是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目前已完成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的应用设置,不再颁发书面证照,改由建设单位自行下载、打印和使用,并推送到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实现共享复用,截至目前已为50个项目制作了226个《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电子证照,下来将继续推动预售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证照电子化发证。二是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合作,从内部系统获取工程规划相关证照和电子图纸用于相关审批业务,目前,数据查询接口已完成,下来将研究落实具体应用。三是正在探索从省电子证照库等平台获取企业法人信息、自然人身份信息等,用于相关业务办理。下来,我市将结合政务服务“四免”工作,将市住建局在工程项目信息共享复用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市各审批部门,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