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局印发了《东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2023年,我市印发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23〕28号),对全市“双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2024年,省住建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建科〔2024〕13号),明确了我省城乡建设领域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指标。城乡建设领域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是“N”个配套政策文件的重要领域实施方案之一。我市的《实施方案》与省方案总体框架基本相同,同时,结合我市城乡建设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和分工。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由总体要求、推进城市绿色低碳系统性建设、统筹镇区和乡村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建筑节能减碳、强化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内容组成。
(一)总体要求。主要明确了方案的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提出了我市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到2025年及2030年的总体目标。
(二)推进城市绿色低碳系统性建设。包括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加强资源再生利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共五项内容。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三)统筹镇区和乡村绿色低碳发展。包括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推动乡村用能结构调整共四项内容。
(四)强化建筑节能减碳。包括全面提高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水平、建设绿色低碳住宅、统筹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方式、推广节能减碳技术和产品、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治理能力、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应用共七项内容。到2025年星级绿色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50%以上;到2030年,星级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65%以上。到2030年,累计完成不少于500万平方米的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底,实现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5%,到203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到2030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损耗率比2020年降低20%以上。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到2030年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
(五)强化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保障、加强绿色低碳规划配置与要素保障、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注重交流及宣传引导共四项措施。
原文链接:http://zjj.dg.gov.cn/gkmlpt/content/4/4229/post_4229850.html#796